公共说理——我们对项目制的误解

**文章作者:北大附中博雅学院 李亦辰老师。**

上周我得到了一个任务是读一些材料,写一个读书报告。但由于我没有被告知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会是谁,所以我只好假定我的读者会是学生:D

人文项目搞了很长时间了,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折腾着做项目,干劲儿没那么大。一是大家都忙得很,上课社团俱乐部,焦头烂额,精力不够。二是人文项目看起来跟高考没啥关系,不知道学来干什么。最后就是,对项目制学习到底是什么有点拎不清。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澄清几个关于项目制的误会。

项目制学习不是“搞活动”

我们可能一直有个误会,觉得做项目就是搞一个大活动,所有人一起参加,完成一些任务,我们之前可能就做成了这样,也只能做成这样,人实在太多了……事实上,“项目不应该只是‘有趣活动’或‘实践经验’”,高质量的项目“需要学生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复杂的问题,问题或许有多个答案,然后在整个课程中研究该项目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要成功完成一个项目,学生需要学习重要学科内容,概念和技能。”

公共说理一个学期可能有几百个人来参与,如果都要做一个自己的项目,资源肯定不够用,于是我们一开始就设定了几个话题来供大家选择,集中讨论。然而我发现,这对激发讨论热情帮助没有那么大,有时甚至是很不利。所以是不是可以改成自发提出问题,自发去做?比如,每个人都需要提出一个你真正想讨论的话题,邀请别人来参与这个讨论,形成一个社区,而不是运营组规定几个话题,把你强行拉入一个社区。我们计划下一步就往这个方向改版,只有版块划分,再也没有“规定问题”了,只有你自己的问题。然而,这就需要你更多的自主性。

项目制学习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项目制学习之所以被推崇,并不在于它能“教”你多少知识,或者让你得到多少荣誉——虽然这些也很重要,它最希望的结果是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是的,这很难。比如公共说理,项目规定好了几个阶段,不做就扣分。——这真是无法之法,分数冷漠却有用。

公共说理每学期最终得到学分的人数大概是报名人数的一半。作为一个全线上项目,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可观了。为什么会这样?项目的DDL不是一个短期的,它的目标也不是短期能实现的,可能某一任务的DDL是三周后,就公共说理来说,每一阶段的讨论大概持续4-5周,而第5周永远是参与人数最多的周。DDL有好处,它能督促你完成,也有坏处,因为你只会在DDL之前才开始做。只在第5周发生的讨论是一个没有对话的讨论,在第5周的发言中能看到思考,也能看到匆忙。

项目需要“设计思维”,为自己设计一个任务,然后才是如何去完成它。如果我们仍然抱着“完成别人布置给我的任务”的心态来做项目,那么项目跟课,就没有区别。如何不让项目止于“完成任务”?这与第一个问题殊途同归:只有自己提出的问题,才会认真去解答。只有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会不计DDL去完成。我们当然也看到很多热情参与的同学,TA们虽然没有报名项目,发言也没有学分,但由于对讨论话题本身感兴趣,非常积极地发言和回应。而说到为什么会堆积到DDL完成,还有一个问题:我并不知道我做这个有什么用。

你所学的东西与世界有什么关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恐怕要先搞清:你所学的东西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我们排斥项目,更多的是因为觉得这东西和我没关系。比如公共说理,我们讨论校园问题,讨论国家大事,和世界的关系好大的,但我们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为什么?是因为我们觉得和学习、和高考没关系的事都和我没关系吗?好像也不是。因为打游戏、刷剧、舞蹈节、和同学出去吃饭……这些事情跟高考也没什么关系,但我们还挺喜欢做的。

而项目所谓的“真实”也需要是能落地的,前面也提到了,搞项目不是搞活动,也不是搞出什么特别大的“成果”、“表演”给别人看的,否则跟以前排练好拉去做一节公开课没什么区别。我们以前学的东西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考试。如果没有考试了,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呢?这是个很难想清楚的问题。也就是大家经常会问的:公共说理,有——什么用?其它项目可能也有这个问题,比如书院试点吧:我采访了某人、写了一点东西,有一些人看到了,然后能怎样呢?华盛顿邮报的著名记者安妮·赫尔曾经采访了一个在驱逐舰被炸中死亡水手的母亲,并写了一篇有名的报道,在克林顿总统与水手家属做私下会面的时候,他对那位母亲说“在我感觉中,我是认识你们的女儿的”。听说了这件事的安妮·赫尔表示,她为此感到很高兴,但不是因为总统读了她的文章,而是因为他知道了这位女性,“那么,这会影响我们的海军政策或者我们在世界上做事的方式吗?当然不会。”

由此,来看看我们的项目。对于你发言的结果,可能你的最低指望应该是:别人在看了我们写的东西之后,也许能够生出那么一星半点的在意出来。而不是,我说了一点话,然后学校就开始据此进行改革。当然,我们希望你不止于此,不止于说点话,在得到学分之后就噤声了。所以当我看到全公司群里在讨论“抄袭”与“致敬”的区别时感到很振奋,我们并且不仅仅在公共说理项目的狭窄空间里去讨论,而是将它应用于日常,成为一种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立刻看到改变,但很多改变不是靠我们说一点话、写一点文章、做一点事就能有效果,它需要很多人一起说话、写文章、做事。

项目“合作”是与谁合作?

于是就来到了第四个问题,也是项目很重要的关键词:合作。公共说理可能有一个弊端,就是大家都是在网上讨论,“合作”也是虚拟的合作,但它相比于微博,要真实得多了。起码,我们的ID都是可见的,大家都更真实一些。不过,这样也有一个新问题,我之前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讨论校外话题的人数较多,而讨论校内问题的人却比较少。询问过一些同学,TA们告诉我,觉得校外的话题好讨论,因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又和其他讨论的同学没有利害冲突。而讨论校内的话题就容易被人喷。可是,合作的基础,是你要先做好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群毫无准备的人聚在社群里,就一些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事一本正经又毫无感情地讨论。这就丧失了讨论的意义。

合作是与谁合作?项目制学习的书里会告诉你,要与社区、与世界合作。但我也很难想象,比如:在书活里吃的外卖盒子都不扔,怎么去跟社区合作搞环境治理?我们自己在学校里选课的权益都没有去好好争取,去讨论非洲难民问题的意义何在?我们想一下,如果在这样一个小社群中就怕“被喷”,那么到了更广阔的网路上呢?就不说话了咩?合作不是只跟想法一致的人在一起愉快地聊天,它恰恰需要与不同想法的交锋。

合作也不是简单的任务划分,我们在日常上课的时候很容易这样,一篇文章你写123章,我写456章,拼凑在一起就结束了。——这并不是“合作”。合作还意味着有观点和思维的交流。在这方面,公共说理也有个优势,就是它必须要对话,即便你不同意的观点也必须去回应它,而不是简单地各自发言。

以上是我对项目制和公共说理的一些想法,也提出了一些现存的问题。欢迎来这里讨论。

Copyright © 北大附中Updated: 2019-06-27 17:35:04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