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口述史项目

倾听北大附中教育改革十年中那些鲜活的个人记忆,记录他们的故事。

项目目标

  • 掌握口述史的基本方法,提升沟通采访、写作能力;
  • 历史源于众人的平凡之路,理解口述史的价值;
  • 透过口述历史的梳理,找到自己所处的坐标。

附中最后一届学生会主席,希悦创始人

boy

学生会主席联合弹劾校长,最后却被一顿饭摆平了? 学生会主席:既然要搞民主,那我们就来公投吧! 校长:那不行,我是法人。

我当时在的附中,还没有开始这些个教育改革,那会儿我们自己形容附中是一个特别道家的学校,总是尽可能多的放假,别人放两天,我们就放三天。整体上不是很应试,也不是很偏素质教育,老师们都很平和,一个个仙风道骨的,也没那么激进,大家都觉得在附中的生活很快乐,也很独特。家长们也很认可,觉得学校很低调、很酷。

然后高三时学校突然来了一个很牛的校长,带来了很多变化,墙被砸了,出国的孩子必须得单独拎出来了等等,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大家最不能理解的是突然宣布学生会要被取消了。

学生会交接是在高二,那会儿我已经是高三,所以我已经卸任了,但接任的人就没有机会再继续当这个主席了。我那会儿在老家河南备考,我是飞过来参加会考,然后上一任、上上一任、下一任学生会主席,我们大家聚到一起,商量着要跟校长谈一谈,不能取消学生会。

学生会在北大附中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之前一直都做得很好。我们有自己的校刊杂志——《偷听北大附中》,孵化了创意媒体工作室,包括整个艺术节(相当于现在的四大赛事)全是学生会在主持,还有跨校的活动,七校联合,校园歌手大赛等等。所以,我们当时觉得这应该是一件很有荣誉感的事情,我们应该是功臣,为什么要把我们取消了?我们就在楼下(现在的实验室)密谋,怎么能谈成,当时管理学生会工作的是程致宪老师,他说你们肯定没戏,说服不了校长。我们就不信,我们就想既然你要民主,那就举行一次全民公投,全学校的人都来投票,我们觉得学生会群众基础很好,这样大概能保住,我们把这作为一个杀手锏,打他的逻辑。

然后我们就找到校长,先问为什么取消?王校长就说,学校管理应该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事情,但现在成了学生会的专职,只有这十几个学生能假借学校的权利来管理学生,你们这是官僚,不是民主,真正的民主是学校的所有人都有权利来进行管理。学生会是一个更窄的入口,所以他当时就想到了书院、自治的模式,他不允许在这个体制里存在学生会这么个组织。那我们就拿出杀手锏,既然是民主,那我们就公投吧,这个够民主了吧,雅典式的民主。但是,你们万万想不到校长说什么,他说,“那不行,我是法人,不能投票。”

当时聊得很激烈,措辞也很激烈,然后我们有两个小女孩,一个现任学生会主席,一个文艺部长,全哭了,因为很激动。我就说别聊了,一个说民主,一个说专制,根本聊不出结果。但校长可能觉得不好意思,就请我们吃了顿饭,就在文化大厦一层,当时我们还拍了一张照片,所有学生会主席和校长一起,算是最后的留念。所以,我成了附中最后一任学生会主席,他们都戏谑我为“末代皇帝”。 后来,我又回到附中,我才能理解当时王校长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合理性。但我也特别能理解现在的学生看到学校变化时的一系列反应:为什么要先选后排,为什么要写小纸条?等等。

不服来战!北大附中的校史怎么写,你说了算!

Welcome to 北大附中年刊项目组

一所没有年刊的学校,一定不是一所有文化有历史有积淀有个性的学校,是吧?:) 所以,我们要有年刊。

做自己的上帝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我们说要有年刊,并不是就有了。 所以,我们只能做自己的上帝。

如何做

还不知道,等你来说。

如何报名

Copyright © 北大附中Updated: 2019-06-27 17:35:03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