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

2018-2019工作总结(博雅学院 潘逸飞)

转眼间,书院视点“非虚构写作”项目3.0进入收官阶段。每到这样的收割季节,我总心怀忐忑:相比课堂,项目制的教学与学生的关系更为松散,某些时候,它仰赖一种“契约精神”,教学结果(所谓产品)也如“赌石”一般,只在最后一刻才能知道(即便已有预估)。而在阅读学生写出的一篇又一篇万字长文时,我经常在想,我在其中起作用了吗?老师承担了怎样的角色?这样一追问,我便更是一个“传达室老伯”,负责把门打开,所有的宝藏,大抵是他们自己寻找的。因而,关于工作总结,也就是一年的回顾,我更愿意称之为一些幸福时刻和一些怀疑的时刻。

在一期又一期的更迭中,我们的选题更加自由和细微。3.0很有趣,比起1.0的关注事件和制度,2.0的关注群体,3.0更关注内心世界与日常生活。“你们相遇的故事”“每个人心中坚持的东西”,这些选题更加去年级、书院概念,而进入了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个体。3.0也首次出现了社会性话题,将采访对象锁定为社会人士(某公司第一位中国籍CFO),它开始向专业化和公共化转型。

在模块设置上,每一期书院视点都有调整。

3.0集体商定了“非虚构写作”的评价方案。这个方案从选题、采访、写作(以上三个为专业技术层面)、态度、进步、合作(以上三个为项目执行层面)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则制定。学生给出的很多过程管理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着项目一直存在的组内搭便车现象。

此外,3.0在保持着非虚构文本精读的线上课程之外,增加了一些基础性实践训练,比如“陌生人采访”,在每一项训练中,都融入自我反思的部分,需要学生去谈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和对这项工作的理解。经过了这些具体实践之后,再带着问题参加嘉宾讲座课程,精准提问,精准答疑,从而实现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真实问题的教学目标。在过程管理方面,增加了“全程跟踪”的反馈登记表,对每一组的采访质量、录音整理、录音真实性、初稿、二稿、终稿进行及时反馈与线下答疑,这个工作由老师和担任编辑工作的同学共同完成,项目整体进度较往期加快,拖延现象有效改善。

三期书院视点,有许多值得纪念的瞬间:3.0的同学采访了一对在2.0进展的展,他们在合作中发现与珍视着彼此的优点;1.0的同学利用寒假采写新闻,自发参与全国性非虚构写作赛事,把对项目的热情延续到课余生活;1.0与2.0的结项杂志(北大附中2018白皮书)正在排版中,学生自主设计的周边文创产品陆续制作完成;2.0的《BDFZ找展“启示录”》一文阅读量破3000,成为爆款;一些同学在结课反馈中表示,未来的职业规划考虑新闻专业,又或者不考虑新闻专业。这是一些具体的,留在参与者生命中的喜悦与改变。某种意义上,“书院视点”项目制学习也是一个职业体验课,这种真实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新闻工作(尤其是特稿写作工作)的冰山一角。 我亦会担忧,这样的体验是否片面化?误区化?而在中学阶段,能提前感受职业,这本来就是一个突破吧。所能做的,只能是努力让项目的情景更加真实,社会人士与外界资源不断扩大,使可能性的误差降低。截至目前,项目依托《GQ智族》《人物》《时尚先生》、故事硬核等国内一线媒体资源,吸引顶尖特稿作者、非虚构获奖者13人入校讲座、交流7次,专家顾问团队达18人。仍有更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关注并表示有兴趣参与。

从好的方面看,项目制学习有许多优势与突破:自主学习;情境化学习;目标管理与时间管理;师生共同设计课堂与评价方式;去标准答案;思考路径多元化;学生生活与成年生涯无界限;不同条件的学习成员无界限;父母亲和社会其他成员参与形式的变革……

但它也暴露了以下一些问题:缺乏个体成长的及时追踪(现状是对小组的追踪);存在“搭便车”的行为(或者学生中途的自动放弃);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和认同项目制学习的意义,从而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和姿态进行深度参与。同时,还面临着具体执行层面的难度与问题:项目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项目执行的失败率;社会影响力的有限与拓展难度;缺乏外部资源(技术专家)的长期性陪伴(如果是讲座,其实它与传统课堂的差异不再明显),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领域)的要求,等等。

这些问题将在4.0及未来的版本中尝试破局。在4.0阶段,1.我们将启动“驻校专家”的聘请和运维工作,由专家做编辑,对部分学生(一步步覆盖全部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全程陪伴。2.建立学习者“个人成长档案”,研发新的过程评价体系标准。3.组建长期性社团:持续研究而非在项目中“走过场”,让对此专业真的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4.多元化的选题尝试,除了关注校园议题之外,还会拓展社会性议题和对“非虚构写作”文体的进一步探索(增加“未来小说”的概念,设想虚拟“第九书院”或“2025的北大附中”,而它也将会基于非虚构的采访逻辑和规则之下。)诚然,这些尝试未必都会成功,但“书院视点”的进化、探索将永不止息。

综上所述,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项目制学习,教师始终在思考的事情是:参与 Engagement 、赋能 Empowerment 、启发 Enlightenment。

“启发什么?”是教育中的WHY(为什么教) “赋予什么能力?”是教育中的WHAT(教什么) “怎么让学习者高度参与?”是教育中的HOW(怎么教)

书院视点的项目设计也围绕着这个思路进行着,博雅学院对项目制学习的推进并不是以“项目化”来标新立异,而是明确了、探索着WHY和WHAT之后的理性选择。学生在项目中展现的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倾听能力、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写作能力总是超出预期,不容小觑。

(以上一段是月亮的正面,下面来说说月亮的背面。)

学期末,我们也经历着巨大的疼痛。课程的取消把所有研发成果付之一炬,甚至令人迷惘,这些青春、热情、思考、沉淀,都可以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否定吗?那么项目制又能走多远呢?它是否是下一具尸体?

简短回顾这一学年创意写作课程的教学,学年初,我所增加的“千字文”训练计划完全失败,后已取消。而在写作技巧的教学与讨论中,我选择了侧重训练人物和场景,(去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困扰于面面俱到的讲授,学生容易遗忘,因而需把一些重点教学内容更加细化、分层次,多次回顾)它们紧密结合传统课程里的写人和写事,也是小说写作中最重要的、易掌握和提高的两个部分,经过训练,学生的人物塑造能力比过去的教学结果又提升。另一个有趣而遗憾的发现是,学生善于自我总结,但并不能记得(或做到)这些总结。无论是“书院视点”的评价标准还是“创意写作”的“我的写作军规”(对写作的个人化反思),学生们都能给出极其专业的、可执行的意见,却不能落实到操作层面,眼高手低。当然,这与他们没有充足的实践机会有关,可以理解。尽管如此,创意写作课程也依然具备着它的影响力,从培文大赛的佳绩,到学生的文章在《意林》(1篇)《中国青年文学报》(4篇)《海淀文艺》2018年第5期(7篇)发表,学生不断地彰显着他们的写作才华和写作实力,以上盘点非常功利,但其实更重要或者唯一重要的是,写作(真实的写作、发自内心的写作、不写不可的写作)对学生理解自我、理解他人、理解世界有着十分温柔而剧烈的影响。我们衷心希望,学校能把这个心灵家园继续保留。

我说得太多了,毕竟它是一份工作总结,总要厚脸皮地说自己做了许多许多事,不然就会被辞退。我没有别的期待,眼下认真做的事,希望能做下去。

Copyright © 北大附中Updated: 2019-07-02 08:24:19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