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视点

**文章作者:北大附中博雅学院 潘逸飞老师。**

“书院视点”始于2018年3月,是一个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同伴、书院、学校任何事件、现象、情绪的新闻写作项目(更为具体一些说,非虚构写作项目),同时辅助叙事写作训练(脱胎于创意写作课程)。

项目至今350人参与,已完成特稿58篇(2018春季学期与2019秋季学期),仍有16篇在2019春季学期的写作计划中。项目依托《GQ智族》《人物》《时尚先生》、故事硬核等国内一线媒体资源,吸引顶尖特稿作者、非虚构获奖者13人入校讲座、交流7次,专家顾问团队达18人。项目授课方式为实践与学习结合,作品精读、线下讲座及线上线下答疑伴随学生选题、采访、写稿、改稿的全程。

而它仍在进化,仍在粉碎、重塑,仍在研发、总结。

由传统课堂向项目制学习的进化

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始终面临两个问题:学生参与(Student engagement)和课堂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学生参与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注意力、好奇心、兴趣和激情,这些都延伸到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实际接收率”。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用来保持学生有序、专注地投入学习的各种技巧。当课堂管理策略得到有效执行时,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习得”。我们曾通过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讨论课等多种形式探索课堂管理。 让学生在课堂中能高度参与,是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某种程度上,将视野直接作用于“学生参与”比进行课堂管理的研究更重要。项目制学习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经过实践,项目提升了学生“有效参与度”,即投入的时间是有效的、自主的、可控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能力现状、兴趣程度自行安排,去除了在课堂上的身不由己地“表演学习”“假装学习”。并且,它天然解决了我们在传统课堂希望突破(执行度不高或缺乏操作可能性)的瓶颈:

  • 分层教学
  • 自主学习
  • 探究性学习
  • 建立学习小组、学习社区
  • 情境化
  • 浸入式
  • 目标管理与时间管理
  • 打通学科壁垒,建立学科连结
  • 师生共同设计课堂与评价方式
  • 去标准答案
  • 思考路径多元化
  • 学生生活与成年生涯无界限
  • 不同条件的学习成员无界限
  • 父母亲和社会其他成员参与形式的变革 ……

书院视点项目与PBL的结合

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项目制学习,教师始终在思考的事情是:参与 Engagement 、赋能 Empowerment 、启发 Enlightenment (这是一位戏剧教育界的前辈告诉我的)。

“启发什么?”是教育中的WHY(为什么教)

“赋予什么能力?”是教育中的WHAT(教什么)

“怎么让学习者高度参与?”是教育中的HOW(怎么教)

书院视点的项目设计也围绕着这个思路进行着,项目制是教学手段/理念/方式/思维/途径/设计,而学生的成长和需求是教师更关心的。北大附中对项目制学习的推进绝对不是以“项目化”来标新立异,而是明确了、探索着WHY和WHAT之后的理性选择。

在最初的设计中,是希望通过非虚构写作培养写作者另一种理解世界的眼光和心态,帮助学生提高非虚构作品鉴赏能力、信息甄别和事实核查能力、选题策划能力、素材挖掘能力、采访能力、写作能力。这些能力非常“社会化”“职业化”“复合性”以及“不可量化衡量”,可能通过项目制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激发和锻炼,以及去除传统的评价(和对分数的追求、对老师的取悦),因而我们改变了教学策略(甚至不能说是教学,而是前程设计和全程陪伴)。

而实际的效果呢? Q:你在项目中的获得?

  • 我去采访了一个想要知道的问题,以及收获了很多的非虚构写作技巧。——王梓薇
  • 了解并学习了非虚构写作,觉得以后会继续以这种形式写文字。——周沫
  • 真实地了解了很多关于北大附中高考改革深层次的东西,改变了从前的看法。更明确自己该如何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了。——陈雅希
  • 我的获得首先是接触到了非虚构这个领域。学会了如何客观表达事实。其次是接触到了特稿记者这个职业。了解到此行业的工作模式和各种艰难险阻。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中,更确定了传媒业这个方向。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作为采访者的职业操守:绝对尊重受访者,绝对不说假话。最后,更加了解了自己选择的话题中的人群。倾听到到他们青春里的一个个细碎又迷人的瞬间。非常荣幸。——郭星言
  • 在项目中,我收获了快乐和友谊,收获了非虚构写作的知识,收获了当全组一起完成项目时的满满的感动。——张涵棋
  • 学会了如何去观察并发现一个人微小事情后所承载的含义。——孟子寒
  • 快乐。——石双星
  • 这些反馈告诉我们这件事情是值得做的,而组织策略和项目设计可以继续调整。

根据资料,保证PBL成功和高效的要素有很多,美国巴克研究所曾为此提出了“设计八要素”:

  1. 学习目标的设定:PBL的学习目标需以关键知识的理解以及21世纪技能为设计的起点与目标。
  2. 富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或者项目主题:唤醒学生们在项目中不断探究、不断优化作品的动力,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
  3. 持续的探究:可能几天完成、也有可能维持几个星期甚至数年。在这种更积极、更深入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们往往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寻求更多资源来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案,学习过程甚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生成与迭代。
  4. 真实性:可以是真实的情境,也可以是真实的问题,或者真正能够产生影响力的任务。
  5. 重视学生的意见和选择:学生可以成为项目的发起人和主人翁,学生也应该明晰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角色以及即将完成的作品或者任务。整个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和作品负责,不过,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功能和职责的减退,相反,这对老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反思:反思作为课堂文化和对话的一部分,可以在PBL的进行过程中非正式地发生,也应该在学生作品等关键节点作为清晰的评价方式给学生们明确的指导,以帮助学生们达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7. 社会人士与外界资源的评价:在PBL中,社会专业人士和外界专家等资源的评价和参与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决定项目真实性、开放性的重要因素,同时,这对于学生探究学习的内驱力也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8. 作品: PBL设计者必须考虑完成该项目之后的作品会是什么?阶段性的作品会是什么?作品评价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而且这类的设计都应该提前让学生知晓。作品对于PBL在学校的推进尤为重要,他不仅仅让学生的学习多了一个评价维度的载体,也可以最直接地让家长、社区乃至更多的外界人士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并给予适合的支持。

书院视点项目目前可以达到的如下:

  1. 学习目标的设定。上文已解释。
  2. 富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或者项目主题:所有选题由学习者决定。对于研究范围和研究成果,学习者拥有最大选择权和决定权。
  3. 持续的探究:学习者不仅仅习得技能(非虚构写作技巧),更共同完成重新定义非虚构写作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的工作,以不断加深对学科的理解,在一次次革新后的理解中继续实践。
  4. 真实性:真实情境,关注身边的话题,关注校园内或青少年公共问题。
  5. 重视学生的意见和选择:教师重视陪伴和引导,多答疑,少干预。
  6. 反思:选题、采访提纲、采访稿、初稿多阶段各小组一对一反馈。
  7. 社会人士与外界资源的评价:业内专业人士指导,重视产品的大众化和专业化。一方面,“带来”或“提供”使学校/学习社区更好的内容和活动;另一方面,识别、提升、合作和培养已存在的“资产”。
  8. 作品:公众号:BDFZ非虚构工作坊 网页:sharepoint/yammer,目前移步github
  9. 其他:
    • 设计思路:一边做一边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比课堂教育“先拿到钥匙,而并未遇见门”,项目制的效果是“先遇到门而后寻找钥匙,打开门。”
    • 渐进式
      • 从阅读到写作,从了解非虚构写作到尝试非虚构写作。
      • 从片段写作到特稿写作。
    • 团队合作:强调共同参与,在执行过程中分享控制权。
    • 严格时间轴:帮助学生了解进度,顺利执行。

书院视点项目制学习的问题

我们询问学习者同样的问题,而这样一个回答更加值得重视。

Q:你在项目中的获得? A:与之前报的时候想象的差不多,听了课,尽量写问卷,尽量完成了大作业(虽然确实是因为道尔顿那边还有四五篇论文不是特别尽力吧)。但确实是有收获却不是很intense?每一次讲座可以是学到很多的,从作者的mindset到一些很细节的小tips都有,但像是小白逛知乎——对于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很容易学到新东西,却未必真的会用。总结一下的话,我会把它当作一个好的入门,推开写作的门看了看模糊的风景,对写作的一些基本素养有一个大体而模糊的概念,今后再有类似的任务时找资料或是上课,心里多少有底的程度。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自己后来写作也会注意着,就是下笔的时候会想起来之前学过;但是若要做到真的用上(现在大部分时间还是知道怎么比较好,但是依然不知道怎么做到的状态),或者说用上的概率大一些,还需要后期再学习吧,毕竟这个项目持续时间本来就不长。——胡文中

很理解这位学习者的感受,这与项目效果的预期评估是一致的。由于教师经验、制度支持(学校现有框架下的限制)以及外部资源现状,项目推进并不是尽如人意的。至少存在着并暴露了以下一些问题:

对比传统课堂,它的问题是:

  1. 缺乏个体成长的及时追踪(现状是对小组的追踪)
  2. 存在“搭便车”的行为
  3. 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什么才是综合能力提升的衡量标准?我们已经改变传统的度量衡,而新的应该是什么? 具体执行层面的难度与问题:

  1. 项目成果转化(成功)的多元因素(因素复杂性)和风险控制/项目流产可能性
  2. 社会影响力
  3. 缺乏外部资源(技术专家)的长期性陪伴 如果是讲座,其实它与传统课堂的差异不再明显
  4. 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领域)的要求 课堂设计者、教育研究员和该专业领域内人士的“复合性身份”并非易事

解决方案及书院视点4.0升级设想

  1. “驻校专家”的聘请和运维
  2. 建立学习者“个人成长档案”
  3. 组建长期性社团:持续研究而非在项目中“走过场”
  4. 拓展社会性议题

项目制学习与教师赋能

通过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不是简单的在高度学术性项目中进行选择,然后在指定日期完成,而是要发挥教师的经验来不断地调整设计。这些挑战能让教师感受到自己仍然是学习者。教师应当被支持去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具体行业的实践机会,据此来指导自己今后的项目设计。

Copyright © 北大附中Updated: 2019-06-27 17:35:04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