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

**文章作者:北大附中博雅学院 孙莹老师。**

项目式学习虽然这几年才走上“神坛”,被众多搞教育创新的人反复提及,但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并不新鲜,它传承自杜威的“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理念。 本质上,所有好的教育都应该是基于场景、跨学科、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式学习。

教育无论如何创新,最终都要落到学生身上。 我们到底要给学生怎样的教育? 要让他们度过怎样的高中三年? 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教,你会怎么教? 这是每个老师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做教育需要激情,需要想象力,但更离不开脚踏实地。就像农民在土壤里播种,然后悉心施肥、浇水一样,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脚踏实地做教育,上好每一堂课,在每一次与学生相处的机会中践行教育。

项目式学习的框架,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脚手架,可以让师生一起设计整个项目式学习的方向、评价体系等内容。 接下来,我将结合设计项目式学习必备的7个要素,来谈谈我对“北大附中口述史项目”的理解和构想。

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就是研究和解决问题,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会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学生们不再通过死记硬背获取知识,他们学习是因为有真实的需求,是在解决问题的驱动下去掌握知识,以便他们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北大附中口述史项目驱动性问题清单:

  • 在北大附中这所学校,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什么?
  • 贴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北大附中”的标签,到底意味着什么?
  • 那些你每天都要遵循的规则,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 你不爽的校园生活,其他人是怎么看的?
  • 在你的心目中,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校园生活?
  •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改革,会是什么样子? ……

在设计项目之初,可以头脑风暴,列出许多这样的问题,并找到其中最核心的一两个,这些问题会聚焦项目任务,决定了你的项目目标是什么。

持久探究

在项目式学习中,探索是逐层深入的,当学生们遇到一个充满挑战的议题,他们提出问题,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找答案,然后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或者答案。

口述史项目如何完成持久探究?如何更积极深入地搜寻和查找信息?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会让大家围绕“教育改革”这样一个事件,去头脑风暴事件之下会有哪些问题?每一个问题就是一个选题方向。

口述史的信息搜寻主要是通过采访获得,但在采访之前,要有一个清晰的选题方向,以及提前学习“口述史应该长什么样?”,有一个参照标准在那里。

如果要去探究“北大附中”的标签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么第一步,你要去了解标签是如何形成的(社会上如何评价北大附中【读一下相关的媒体采访、报道】,大家都是如何理解创新教育的【通过搜索引擎去了解相关信息】)

第二步,对于一个个北大附中的人而言,这些标签是否真实?存在着哪些问题?具体思考时,可以从你自身的感受出发,你每天都在经历、感受的北大附中,是怎样的?有什么问题?你想找谁去了解?【确立选题和采访对象】

第三步,在反复采访、交流中去倾听真实的声音,了解那些发生在个体身上的故事,用这些鲜活的故事,拼凑出一个真实的北大附中的样子。

真实性

就教育而言,真实性意味着学习的内容或任务与真实世界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具体到口述史项目,首先,“北大附中”的标签就贴在我们每一个学生身上,你每天都在经历的课堂、活动、生活都是真实的,这里面有你困惑、不爽的地方,通过口述史项目你可以去找到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能倾听曾经和你一样经历这些困惑和不爽的人。

以史为鉴,历史提供了一个坐标系,你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对于每一个附中的学生都是有现实意义的。了解北大附中,了解北大附中过去发生、正在发生的一切,你会更加从容地去做选择。

在北大附中,那些制定了规则的人,并不是在规则之下生活的人,他们并不一定真的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们要把问题暴露出来,才有解决的可能。 学校改革的某些制度已经让你不爽了。你想搞清楚为什么要这个样子?

为什么一定要有课堂上的小组讨论? 为什么必须参与人文项目? 为什么所谓的自由要带着镣铐? 为什么……

如何撕掉标签,如何看见?你需要放下偏见,开启倾听。倾听和看见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其次,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标签了。麻风病人,00后,河南人,低端人口…… 所有这些标签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值得被倾听和记录。 真实是复杂的,庞大的,除了官方报道之外,个体的真实是整个真实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这个撕掉标签的过程,我们会更加理解标签意味着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真实。那么对于社会上其他的标签,我们也不会再轻易去相信,比起标签,我们更愿意去相信个体的真实,我们会更愿意去倾听,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学生的发言权与选择权

在项目里有发言权,会让学生们对这个项目产生归属感,他们会更关心项目,也会更加努力。 这意味着要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对项目、对团队的信任感,让其真正关心项目,关心自己在做的事情。

具体到口述史项目,首先,我认为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口述史项目的价值,只有看到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对自己而言是有意义的,学生才会有动力去参与。其次,小组之间如何建立信任,做好分工协作,这一直是困扰老师和学生的难点。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通过一些破冰活动快速让大家熟悉起来,每个人都写出自己在这个团队里想做和能做的事,明确自己在项目团队中所处的位置,另外,可以通过阶段性总结复盘,组织相关的分享交流活动等,在小组内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信任机制。

反思与总结

杜威说,“我们不是从经验中学习,我们是从对经验的反思中学习。" 反思和总结应该贯穿项目式学习的始终。具体到口述史项目,我觉得可以通过开展阅读交流(共同读一些好的口述史文章,小组进行讨论)、写项目日志(包括选题思路、采访感悟等)、进行阶段性复盘、拓展项目应用场景(讨论更多的标签与撕掉标签的方法)等方式来进行总结与反思。 反思与总结,既可以以个人的方式进行,比如写项目日志,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展开,这样可以促进小组间的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评价和修正

对于项目式学习而言,清晰而完善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评价体系就像一个个路标,指引着项目的开展,并时时校正着偏差。 在这一步,可以师生共同制定评价体系,并引入校外力量,共同形成评审团,监督和完善项目的实施。

对于口述史项目而言,我还希望能与校外的口述史团队建立联系(比如做抗战老兵的崔永元口述中心,做北京口述史的定宜庄,做在地计划的三明治,做麻风病人口述史的张馥兰),一方面邀请他们介绍做口述史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外口述史项目的工作,加深对口述史工作方式的认知,以及对口述史价值的理解。

公开展示的作品

公开展示的原因有三: 一是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参与项目的动力,没人想在众人面前出丑,公开展示制造出的轻微焦虑可以成为不错的动力,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二是通过创作形成一个作品,将所学知识,内在的思考具体化,并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讨论。

三是让家长、老师以及更多的人看到项目式学习发生的过程,理解我们在做的事,看到我们可以做得更多的可能。

具体到口述史项目,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他史纪”和yammer社区和口述史项目网站,公开展示学生的作业完成进度以及阶段性成果汇报,让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要做的事情。冰山下的北大附中,那些你不曾了解的众生故事,可以看到学生的选题方向,之后,这些选题都会变成一个个故事呈现出来。 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口述史项目的成果可以包括文章集结成书,小专题展览(小故事+图片),纪录片等多种方式。

在项目式学习中,老师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项目管理人的角色。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来参与设计、组织、开展、完成项目,并设定好阶段性评价、总结展示等,是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老师们之间也应该互动有无,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跨学科融合,让子项目之间形成合力,汇聚成一个更大的项目。

Copyright © 北大附中Updated: 2019-06-27 17:35:04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