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真实生活中的法律与法律人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
———约翰·杜威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更好地应对现实中的种种挑战。所谓“生活”,并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而是不同群体所拥有的不同境遇以及不同人所创造的共同生活。当我们沉浸于周围真实的世界,观察、体验那些真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感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学习才能成为了一个有机且自发的过程,心智才能够自由地涌动、激荡。项目式学习正是杜威这一教育信条在当下的回响和践行。

如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如何让心智自由地流动?如何让学习者迸发出学习的天赋和潜能?这一系列触及教育本质的问题,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回到学习者本身,回到他们的认知状态与生活情境,在学习者和真实世界中构建起有意义的连接。 项目化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在复杂情境中定义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意义的心智转换过程,法律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让学习法律少一些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多一些生动活泼的身体力行”便是模法项目的初心。

一、何为项目式学习?

项目化学习不是为项目而项目,不是为了追求一个显性的结果和预期的答案,而是为培养自由心智、发现多元可能性而引发追问、引导探索。 巴克教育研究(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所对项目化学习做过较为详细的界定:“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和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 基于这个定义,巴克研究所 提出了八大“黄金准则” 以指导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 重点知识、理解与成功技能
• 具有有挑战性的问题
• 持续性探究
• 真实性
• 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
• 学生和教师在项目中反思
• 评论与修正
• 成果的公开展示
PBL-Rubrics1
PBL-Rubrics2

项目式学习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与学的过程,重新塑造着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重新定义着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边界。然而这并非一场颠覆式的革新,而是对教育本质的审视与回归,回归教育的初心,回到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PBL-Schools

从学习过程看,项目式学习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实践为旨归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注重有效的知识迁徙和应用,落脚在真实问题的剖析和解决。项目成果展示并不代表一个项目已完美终结,公开性的检验与自省性的反思或许能够开启更深一层的探索旅程。从思维过程看,这是一种深度投入、 深度认知、深度体验的深度学习状态,强调对学科本质、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综合、分析、评价、论证、决策、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是自主的、开放的、包容的、不断迭代的,它需要不同群体在互动、对话和共创中拥抱不同的可能性,拥抱不同的选择和声音。

二、遇见模拟法庭

作为一名非法学科班出身的老师,在接到模拟法庭项目的那一刻,我是茫然的、甚至是抵触的,因为我真的对法律的世界知之甚少。萦绕在我脑海里的是一连串的问号:

  • 法学院里的精英们天天在讨论些啥?法律人的有何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素养?
  • 法院是怎样的存在?打官司又是怎样一番操作?面对同一个案件,法官、律师、检察官的立场和使命有何不同?
  • 形形色色的法律法规如何定义了不同社会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又如何塑造了家庭、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运行方式?
  • 对一个普通公民来说,法律的如何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言行?
  • 对于一个法律的制定者来说,制度设计背后有着哪些考量,需要权衡哪些利益?
  • 对于法律的执行者和裁判者来说,在道德、法律与人情面前,如何才能公正地把持好那杆天平?······

于是乎,这些问题便成为了开启模法项目的起点,我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开始了一场模法的冒险,在挖坑、跳坑、填坑的坎坷之途中上下求索······在模拟法庭项目之前,我从未认真想过这些问题(相信很多学生也是如此)。对我来说,搭建模法的历程就是一个项目式学习过程。它是真实的、复杂的、系统的,由一个个有挑战性的问题串联、推动,它要求我跳出舒适圈去和不同类型的法律人建立连接,与法律界顾问、法学院实习生、模法项目团队沟通合作,更重要的是我自己要作为一个从零到一的学习者要边做边学,持续充电,持续探究,持续地自问自答,持续地自我批判·····模法从1.0、2.0到3.0其实每次都是是不一样的故事(血泪史),4.0或许又会是一次推到重来。的确很折腾,不过这就是做项目的常态,要学会悦纳。

遇见模法,让我真真切切过了一把项目式学习的“瘾”。我由此开始相信,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习真正得发生,在解决真实问题、应对棘手挑战的过程中发生,在持续的反思、修正和迭代中发生,在人与人的连接与互动中发生。

三、当法律遇上项目制学习

在一路摸爬滚打中,我常常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在模法结束之后带走什么?”我从未奢求因为高中模法项目的启蒙而成长为法律专家,但我希望通过模法初体验对法学、法律这些抽象的名词形成更立体的认知,对陌生的法律职业有更真切的了解,与想象中威严的法律人有更深度的交流,对于“我适不适合读法律专业,我是否愿意成为法律人”这个问题有更清醒的答案。

我希望模法项目能够带我看见乃至参与到法律人的职业日常中,带我看见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教会我像法律人一样审视真实世界中法律的运作方式。我希望学着思考社会关系背后的法律关系,思考社会纠纷背后的法律争议,思考定罪量刑背后的司法裁量,思考社会法治规则的背后的权利与义务。我希望能像法律人一样秉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抽丝剥茧,条分屡析,形成自己的立场和判断。法律会变,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极大地便利法律检索的过程,简化法律人的工作方式。法律思维,才是法律人的内功,也是我希望学生在模法中习得的,带走的。 (安利一下清华大学法学院刘晗老师的得到课程《法律思维三十讲》,其中诸多案例都体现了法律人思维的独到之处)

比如在面对一起校园暴力的案件时,或许会从道德与公义出发做出评判,但法学训练可以使得我学会悬置判断、转化立场、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一案件背后的复杂性与可能性:
• 此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哪些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关键事实和证据?
• 为此案的争议焦点有哪些? 存在哪些量刑情节?
• 此案中XXX遭受欺凌之后的报复反击能否构成正当防卫?为什么?
• XXX作未成年人,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刑罚处罚?
• 如果我是公诉人,我会以什么罪名提起诉讼? 有何事实和法律的依据?
• 如果公诉方以故意杀人罪提起诉讼,我作为辩护人会采用何种辩护策略?
• 如果我是法官,你会如何定罪量刑?如何权衡法律和道德做出公正的裁定?
•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预防、中止校园欺凌,防止其升级为恶性的校园暴力事件?

项目化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在复杂情境中定义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意义的心智转换过程,法律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让学习法律少一些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多一些生动活泼的身体力行”便是模法项目的初心。回望我自己的模法学习过程,还算是对得起这份初心。虽然我对法律学科的认知还十分粗浅, 我的法律知识储备仍十分有限,但当面对一个案例时,我逐步学会冷静地梳理案情的脉络和关键的法律事实、尝试分析案情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及争议焦点,并通过法律检索来聚焦核心法条、搜集相关案例以查明事实、解释法律。用心参与模法的学生也会努力把握住每一次破解法律难题的机会,并对不同的法律角色、对自我的学习和成长的历程,以及案例背后的法律和社会问题进行反思。以下是模法学员们在审理完一场与校园食品安全相关的侵权损害赔偿案件后写下的体悟:

王菁怡(审判长):这个案件的灵感是源自于平时学校里面经常出现的现象。整个庭审的组织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流畅的,稍稍还需要改进的是证据这块,在事先的证据准备中有些疏漏,导致最后的举证质证环节出现了一些小瑕疵。作为模拟法庭社长,我认为这次庭审还是蛮成功的,可以说是模法实训的完美收官。从开始准备到最后展示,看得出大家都很用心,在法律检索方面也努力做到了全面性和专业性。能够参加模拟法庭的确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经历,这一次活动我了解了很多实际法庭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对程序正义的重视,也体会到法官对于案件全局的把控力。感谢老师的指导,模拟法庭成员的配合以及校园律政剧拍摄组同学们的付出,希望以后有更多热爱法律的同学一起推进这个很有意义的项目。

王苇杭(原告委托代理人):我们第一遍的起诉状写的并不成功,存在格式和诉由两个很致命的问题。我在庭前会议之后把起诉状彻彻底底的改了一遍,并且加入了很多对于我们很有利的法条和事实依据。很多东西都是只有到了真正实践才会学到。模拟法庭真的是一个很锻炼人、很综合的项目,很感谢自己当初的选择。

郭木华(原告委托代理人):模法实战真的收获很大,庭前准备和正式庭审都受益匪浅。第一次写诉状觉得比较困难,在集体讨论后将诉由从违约赔偿改成了侵权赔偿,并对事实和相关法律依据进行了对应梳理。但前期对于证据的把握还不够到位,举证质证环节还不能够做到应对自如。庭审过程基本流畅,但对于法律术语还不够熟悉,表述的专业性还有待加强。

姜安祺(被告:商家当事人):在此次展演当中,我扮演了当事商家的角色。需要针对原告方的诉求来准备答辩意见,并根据各种证据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这次庭审的体验中,我更加了解了民事案件一审的程序,原被告的需要做的工作,知道了真实生活中的民事案件审理是如何进行的。在庭前准备的过程中,我通过法律检索,对《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在写答辩意见时我也尝试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制定相应的答辩策略。但实际庭审中还是暴露了一些不足,比如辩论时容易诚恳认错,或是过于强调法条,但却未能很好结合实际案情。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部分。

田佳禾(被告:校方当事人):这次模拟庭审还是非常真实的,也非常贴近校园生活,外卖这个话题就存在在我们身边。我觉得模拟庭审的最精彩的部分在于法庭辩论,也就是原被告双方针对几个案件焦点展开辩论。各方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反驳对方看法,据理力争,尽全力维护自己所代表的利益。法庭辩论是有“火星味儿”的环节,体现了当事人或是律师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我就要通过具体措施来表示校方已经尽到了保护措施和宣传义务,不负补充责任。虽然这次大家准备得时间比较紧,但发言仍然十分精彩。希望这次模拟庭审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模拟法庭和“模法社团”,同时也推动学校对于外卖的管理和规范。校园食品安全,要要防患于未然。

任照雄(证人:物业老师):庭审之前,我和另一名同学专门对学校的物业老师进行采访,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整理出庭审时的证言证词。但因临场发挥能力不足,应急反应不充分,上场过分紧张,没有预料到提问,有些语无伦次和卡顿。我的证言并未完全导向被告方的利益,以至于被告方不能以我的证言为证来与原告方进行辩论。佩服法官的大局观念和领导力,在我宣读完一段证言难以继续时,法官及时进行转移,化解了尴尬,在原被告对重复的争议点开展辩论时,法官也都能及时制止。针对校园外卖问题,我认为学校不能一棍子打死,但应该加强监管,如果被告校方代理人所说属实,我觉得她所述的管理制度就很好–学生及时取走外卖,过半小时禁止领取。并且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自己也要上心,网络上外卖黑作坊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食品自己明知不安全就不能吃,仅仅依靠政府监管、商家良心和学校制度远远不够,要做到校园食品安全的保证,还得靠我们自己。

······

在模法项目中,我们从令人无奈的骚扰电话和数据泄露问题谈及个人信息保护与公民基本权利,从购物消费、房屋买卖的情境中展开对民事权利和义务讨论,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出发厘清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法规······在模拟实训的前备阶段,我们启动了法律视线议题和校园模法素材的线上征集活动,希望透过学生的视角找寻校园和社会中有法律探讨价值的问题。学生们基于咖啡屋、格子铺经营日常和新闻中的维权新闻提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话题。校园的外卖管理、财物失窃和欺凌行为也引发了学生们对校园食品安全、校园治安管理问题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些话题来自于学生,来自于他们真实的观察、体验、担忧或是困惑,而这也化为了他们原初的学习动力。

法律和项目式学习的相遇的地方,便是日常生活。我们中的很多人将来或许无缘法学院,也无缘法律事业,但法律会却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许我们一辈子都不用写专业的法律论文,但我们每个人其实一辈子都在法律关系的赋能和约束之中。学习法律,是为了理性地反观规则,能动地运用规则,终究是为了过好的生活。

四、模法,往哪儿走?

如何打造有料、有趣、能落地的项目化学习体验?这是一个需要师生共同探索的问题。在议题选择、课程设计、项目实施和学习评价过程中,学生们声音都应被听见、被尊重,师生应在探寻共识的过程中深化彼此的的信任,以减少项目开展中的内耗。

每一期项目迭代之前,我会通过项目反馈了解学生的实际的学习感受。第一期的模法我们邀请了法律界的大咖与学生们交流分享,虽然会有启发有收获,但却难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法律的系统认知。于是第二期模法花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专题微课的建设,以期能够让学生们能更清楚得看到法律整体的轮廓。

第二期的模法反馈让我看到:线下互动反馈优于线上知识学习。学生对案例讨论和律政体验的学习热情远胜过在线小测和纸笔测验。模法专题课程的知识密度过大,线上微课理论性强和线下案例结合不够紧密。校园法庭、模拟陪审团、无领导案例讨论等专项活动受到学生好评,但线上法律视线项目缺乏系统的导师支持和评价体系,成果质量未达预期。所以后续的模法项目进一步推动了案例工作坊的教学,完善了法律视线的运作机制。

模法项目中踩过的坑,绕过的路都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如何让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及实践体验更紧密地结合?如何让模法活动能更贴近校园,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如何进一步发挥学生团队在项目策划和组织中的能动性?

模法在起步阶段还是有明显的教师主导因素,希望随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模法,会有更多喜欢模法,有志于法律专业的学生能够愿意加入法社团,贡献才华与智慧,建立模法社团可持续运转的机制,并尝试与其他高中对接,逐步搭建起高中生的模法交流与赛事平台。

五:一点思索

问题1:法律知识密度大、专业性强,模法项目中能够承载的法律知识十分有限。
策略:

  1. 授人以渔。注重法律知识体系、基本原则、关键概念和法律检索及案例分析方法的阐释。具体领域的法律规定可以由学生通过”做中学”自主探索。
  2. 由模法实习生团队建设线上模法专题微课和线上案例库,为后续的教研工作积累教学素材。(现有的专题微课知识密度过大,有必要进行知识点的拆分、筛选和重组,通过高中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阐述。)
  3. 连接、整合优质外部资源。推荐专业性的法律书目、网站和知识平台,引入线上的视频或音频法律课程,作为案例探究过程中的补充资源或是供有进一步学习意愿的学生自主学习。
  4. 建设、维护线上开放的答疑社区,促成学生、模法导师和外部顾问的线上互动交流,以便更专业地消化学生在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律实务方面的问题。

问题2:模法社团成员的法律基础较为薄弱,现阶段难以有效开展有一定专业度的策划运营工作。(比如案例工作坊助教、微课制作、模拟庭审的策划)

  1. 在学期前启动社团招募工作,提高社团的招募门槛(有志于法学专业和有模法项目经验的同学优先),就相关社团工作提前进行培训指导,建立考核机制。
  2. 社团工作可以根据模法的子项目任务进行细分(如法律视线、模拟庭审、模法赛事等)并匹配相应的导师团队进行专项的指导。建立可持续的子项目运营机制并做好成果的集结和沉淀。
  3. 社团工作计为“行”的学分,参与校内乃至跨校的赛事策划,提升学生体验模法项目的热情和能动性。(模法赛事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调研,如跨校赛事时机尚未成熟,可以先在校内进行试点。第一学段为实训导向,带着学生手把手完成一次模拟庭审,让学生熟悉模拟法庭组织、筹备的整个过程和不同角色的任务,第二学段则以赛事为导向选出书院代表队,采用8-4-2-1的方式进行模拟法庭的实力比拼。

问题3:如何在项目中更合理地分配法学知识、法律案例、法律实务的时间投入,让理论和实践部分结合更紧密,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讨论分享的意愿?

  1. 此前模法项目中知识和实训分属不同学段,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深,应用能力较弱,后续实训阶段学习和探究压力过大。后续可以利用一周三次的课表安排特点,每周围绕特定的法律专题/议题从专题知识-典型案例-实务体验三个维度层层推进,让思辨训练和模法实训贯穿于每一周的课程,从学会、理解到会用、会分析。
  2. 3.0项目反馈中不少同学表示表示模法实训很有意思,希望能多来体验几次,亲自体验不同角色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有同学建议实训案例的内容可以更真实,从案情到证据都可以由学生团队来完整策划,法官在整个过程中应尽可能回避,使审判更有临场感和真实感(想法很美好,但因能力所限会力不从心,希望之后有好的法学苗子能带团队,扛大梁!)之后每周课程的案例讨论和实训体验可以给学生更加多元的选择机会和更加自由的发声空间,可以先带着学生系统、深入地分析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是庭审,之后由学生主导通过模拟陪审团/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案例探究,在案例选题和课堂组织方面可以给学生进一步赋权、赋能。
  3. 虽然整个项目过程中不如意事有八九,但还是应该常想那令人欣慰开心的一二(三四五)。很开心模拟法庭以后人数可以再少一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多一些(60+人做案例工作坊,进度和效度常常会失控)。很开心能在知产宣传周走进法院,零距离、全方位体验一场高水平庭审,在CCTV直播现场关注《延禧攻略》引发的巨额赔偿官司,和法官讨论短视频传播背后的法律难题。很开心看到学生提交的法律检索报告越来越有模有样,案例分析和文书写作也在一点点进步,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在项目反馈中表示对法律专业&职业的认知程度和兴趣程度有明显提升(但真正有志于法学只有三四人)。很开心这期项目中几位认真、靠谱的项目成员愿意继续留在社团,参与4.0的项目策划和筹备!超级感谢法官、检察官们愿意一次又一次在繁忙工作的间隙,甚至牺牲自己的午餐时间来和模法的孩子们面对面交流!超级感谢附中法律界校友们对模法项目的深度支持,为模法项目提供了诸多有建设性的想法,以及极有帮助的案例和资源(比如模拟陪审团、律政剧以及未来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等等)。
    ······
    希望模法4.0,能收获更多让大家、让自己开心、感动、感恩的事儿~ 有所期待,有所成长~
0%